微光学产品,镀膜流程

微光学产品主要是通过胶合、光胶的方法将各部件组成棱镜组合件,达到改变光路起到分光、合光等作用。

主要材料:Si、K9棱镜、波片、ZF1、ZF6、SF11、石英玻璃入射介质:对空气、对胶
入射角度:一般为O°。但有部分为其他角度,如13°、27°、45°等物料形态:平片、BS条、叠层块上夹方式:对角贴高温胶的方式—-波片
贴PET膜的方式——BS条,薄的双拋叠层块(厚度<3mm)贴双面胶的方式——厚叠层块、底部带倒角的叠层块

偏振片

法拉第片ROTATOR

3.2 镀膜生产流程介绍二、

AR膜生产流程

•FR和PL生产流程
来料 — SPC–擦拭A面 — 上夹检查–镀膜A面–测试–下夹–B面擦拭上夾–镀膜B面–测试–擦拭.SPC–入库

光纤类镀膜流程

来料– SPC–上夹–擦拭–镀膜–测试–下夹–绕光纤环– SPC–入库

=, CWDM . DWDM Filter.
Step1: Uniformity Modification

膜片加工过程物料状态

大盘(镀膜)
大盘类玻璃材料是WMS-15,大盘玻璃在使用前需要在背面进行磨砂,以减少背面干涉对信号的影响,并且对磨砂的粗糙度以及均匀性都有一定要求。
厚梯形块(切割)
镀出来的大盘测试合格以后,由CTC确定大盘切割区域,即可转到切割工序对大盘进行切块,先将大盘每隔15度切成二十四个扇形块,再根据切割区域将扇形块切成24块或者48块梯形块。
薄梯形块(减薄抛光)
由于最终产品的厚度只有0.85~1.4mm,而大盘厚度一般为7~10mm,所以要将梯形块減薄拋光至规定厚度。并且为了防止干涉对膜片的影响,大部分梯形片会有一个楔角角度要求,一般楔角角度为20分/40分。
膜片(划片)
确定好合格区域的薄梯形块就可以转到切片工序进行切粒,把合格的部分切成不同尺寸的小粒,根据产品难度和合格区域竞窄,每个薄梯形块能够切出来的小粒的粒数也不同。少则十几粒,多则几百粒。

膜片分类
Dimension
•1.4X1.4(最常用,大部分器件封装使用的膜片为此尺寸)
•1.5X1.5(器件封装中全部GFF类产品及部分WDM)
•1.6X1.6(DWDM XSKIPO及其它超厚膜系)
•1.2X1.2(难度较低的WDM产品)
•0.8×0.8(MINI TAP类)
• 0.85×0.85; 0.75×0.75#(Glass Block CWDM)
• 0.95×0.75 ; 1×0.95 (Lan WDM )
Wedge Angle
20分(最常用,大部分膜片为此尺寸)
•40分(全部GFF类产品)
•0度(全部Glass Block类产品)
•8度(有8度角要求的TAP膜片)

BS Filter
PBS-棱镜式
目前我们主要镀膜棱镜式PBS、之前镀过光胶PBS和有胶胶合PBS,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BS Filter
NPBS-棱镜式(石英基材)— Interleaver BS Cube

入射介质为熔石英玻璃

1. Interleaver BS Cube指标要求:
1)入射角、45deg,1520nm~1570nm,
2)透射率:透射光能量与入射光能量之比;
3)反射率:反射光能量与入射光能量之比;
4)分光比:透射率与反射率的比值;
5)偏振分离(PDL):透射光、反射光中P偏振光与S偏振光能量差
6) WDL:目前没有需要,但希望曲线越平越好,

5、镀膜:
1) 5层对称膜系,指标尽量镀好,实验调好后,产品镀膜稳定后,每炉根据指标微调速率。
2) Interleaver BS Cube镀膜后都是要求光胶的,镀膜要保持腔体干净,注意物料光洁度。

小片类BS类产品关键工艺流程

作者:潘

光学不干,不会白发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