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PCB板桥连邮票孔?

       在 PCB 的生产过程中,拼板是一项关键环节,它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桥连邮票孔设计作为一种常用的拼板连接方式,尤其适用于异形或圆形板等特殊形状的电路板。下面将讲述桥连邮票孔的设计方案与注意事项.

一、桥连设计

  1. 桥连宽度
  • 一般情况下,桥连宽度设定为 1.6mm。但当遇到特殊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当板长边≤100mm 或者板厚大于 1.6mm 时,桥连宽度可适当减小至 0.8mm。
  • 如果桥间的间距小于 70mm,为保证电路板的强度和稳定性,桥连宽度可进一步减小至 0.5mm。同时,需要遵循板越薄桥连宽度越大的原则,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出现断板现象。
2. 桥连间距:通常以每间距50-70mm 设计一个桥连。这样的间距能保证PCB整体强度的同时,便于后续的分板操作。

二、邮票孔设计

  1. 邮票孔大小:一般按照0.3-0.8mm 进行设计,常见的邮票孔孔径为 0.5mm。在实际设计中,若有顾客特殊要求,则需按照要求进行调整。
2. 邮票孔间距与数量:以每间距50-70MM设计 1 个连接位。当设计其他孔径的邮票孔时,要确保孔间的间距和邮票孔的个数不小于 0.5mm孔的标准。例如,如果采用 0.4mm 孔径的邮票孔,其孔间间距以及在单位长度内的数量应保证与 0.5mm 孔径邮票孔具有相似的连接强度和分板便利性。
3. 邮票孔位置设计:在保证孔到孔、线到孔间距符合安全标准(一般要求孔到孔、线到孔间距不小于 0.2mm,具体可根据电路板的电气性能要求进行调整)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凹陷型设计。即将邮票孔孔径的 2/3 位于成品板单元内,这样在分板后,板边的毛刺相对较小,对外观和性能的影响也较小。同时,邮票孔应打在主体板的边缘处,孔中心位于主体板的板边,且不允许打在弯角处,以避免在分板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导致板体损坏。当一条板边存在 2 组以上邮票孔时,应该保证最外边的一组邮票孔距离板边在 15mm 以内,且尽量保证对称分布,以确保分板时力的均匀性,防止因受力不均而变形。此外,邮票孔的位置要避开伸出板外的器件和离板边太近的器件(一般要求距离板边太近的器件,其引脚或本体与邮票孔的距离不小于 1mm),防止在分板过程中对器件造成损坏。
 

三、桥连邮票孔与 V – CUT 共存情况

  1. 同一位置设计建议:当同一位置有桥连邮票孔及 V – CUT 设计时,建议优先选择 V – CUT 设计。因为桥连邮票孔和 V – CUT 同时存在于同一位置可能会导致该区域的强度降低,增加加工难度和分板时的风险。
2. 无桥连邮票孔时的桥连宽度要求:若同一位置有桥连及 V – CUT 设计(无桥连邮票孔),此时桥连宽度应≥3.0mm。这是为了保证在 V – CUT 加工后,桥连部分仍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电路板,防止在后续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等问题。

四、四周半孔板邮票孔桥连

  1. 喷锡半孔板桥连位处理:对于喷锡半孔板桥连位,需要加邮票孔连接。并且,邮票孔需在喷锡后进行钻孔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喷锡时出现断板现象。
2. 半孔板桥连大小:半孔板桥连大小按照上述邮票孔设计的相关标准执行。例如,邮票孔的孔径、间距等参数应遵循前面提到的一般设计要求。如锣完半孔后桥连位≤1.0mm 无需加邮票孔,因为此时桥连位较窄,加邮票孔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桥连位的强度,增加断板风险;桥连位在1.0 – 1.5mm 时可加一个邮票孔,以增强桥连位的连接强度,确保电路板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者:极客石头

在搞事情的路上越走越远。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