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决定影响力
编辑 / 旭日大数据
对于已经渐行渐远的2021年,智能汽车行业不缺精彩。
上半年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入圈,数百亿的资金出手吸尽眼球,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激增,简直是“单月过万,家常便饭”。在两大主线中,偶尔穿插一些缺芯、交通事故等事件,引发整个行业对供应链的掌控与安全性的命题探讨。
从小米2021年3月底宣布“百亿造车”开始,各领域大佬跨界的故事成为汽车行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小米智能汽车业务正式立项。资金方面,小米计划首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 雷军宣告,“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 4月,百度旗下智能汽车品牌集度未来五年将投入500亿元人民币。 创维、富士康纷纷跟进。另有至今未确认的传闻:OPPO、滴滴也将进入车圈。传闻是否属实,在今年应该有明确定论。 有意思的是,汽车厂商吉利2021年9月宣布进入手机领域。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极速拉升,使动力电池成为今年最热闹的赛道之一,动力电池厂商的地位也随之攀升,颇受资本市场和舆论的关注。以登录创业板的宁德时代为例,其股价一度高达650.15元,市值突破1.51万亿元,仅次于工商银行和茅台。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和中航锂电等厂商,在今年纷纷开启产能扩张。根据已经公布产能扩张计划的几家厂商来看,到2025年产能将会突破3000GWh,面临着一定的过剩风险。 为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不少车企已开启了电池相关的自主研发之路。以广汽集团为例,在超倍速电池、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8月12日,一位蔚来ES8车主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事发时车辆NOP(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处于启用状态,再次将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能推至风口浪尖。
之后,蔚来将之前宣传中的“自动”字样悉数删除,只留下“高级辅助驾驶”。
事故不仅这一例。在之前13天,在距离事发地点不到1000公里的上海浦东,一位蔚来车主高速撞上路面石墩,不幸罹难。
再往前,湖州一处高速上,一位蔚来车主在辅助驾驶模式下冲进施工区,撞倒路面雪糕筒后追尾养护车,两车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这三起事故原因都是因为车辆无法识别撞上路边的静物。
引发安全争议的不只是蔚来。4月19日上海车展上,张女士“车顶维权”让特斯拉成为车展的焦点。而特斯拉副总裁陶琳的一句“特斯拉不可能妥协”,更是把特斯拉推上风口浪尖。
出现此事的原因在于该女士父亲驾驶的特斯拉Model3发生追尾事故,造成三车不同程度受损,事故被交警判断为驾驶者全责。
智能汽车时代来了,关于车身智能系统的安全性探讨也热了。
2021年,小鹏汽车累计销量98155辆,位列新势力第一。
年初的小鹏表现并不突出。但从3月开始,便稳步增长,三季度第一,四季度第一,并通过最后3个月的销量3连冠,完成了年度销量冠军的逆袭。
其中,智能设计是核心驱动力。
据去年小鹏1024科技日的智能数据报告显示,小鹏P7智能语音交互,年度累积唤醒8475万次、每人每天唤醒7.7次;智能辅助泊车,月均使用次数33.6万次、平均泊入时长33.9秒、月均避障次数3.6万次;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月度累计行驶里程133万公里、月均使用率69.72%、用户每车每天行驶里程45公里。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并购重组活跃,共有67家汽车公司完成85起并购重组,涉及资金216.16亿元。 比如众泰汽车,经金华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后,重整投资人将以恢复优化传统业务和升级拓展新业务为战略导向,侧重发展网约车及微型电动车市场。 一汽马自达更是与长安马自达合并,正式退出中国汽车的历史舞台。 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4月底已进行破产重组。 赛道残酷,落后就意味着被动甚至出局。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力不强的车企会被加速淘汰或兼并重组,产业会逐步集中。未来,全球汽车品牌也许不超过5家。
借力传统汽车厂量产落地后,造车新势力正在加速扩产,产能规划已经达到了目前销量的7到10倍。
数据显示,目前“蔚小理”三位造车新势力头部玩家的年产能规划均突破30万辆。
理想汽车的北京工厂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投产。投产后,一期将实现年产10万台纯电动汽车的产能。
7月31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其武汉项目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产能10万辆,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蔚来汽车宣布,江淮蔚来合肥基地生产线完成阶段性升级。目前该工厂年产能为12万辆,整体升级完成后将达24万辆,通过加班或增加班次等方式可将年产能升至30万辆。
在12月底,关于特斯拉与山东的合作也是沸沸扬扬。
不过有专业人士指出,自建产线也是造车新势力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重要条件,但目前除了头部几家企业有希望提升规划产能的利用率外,更多的企业的规划产能有可能中途夭折,即便建成也或将闲置。
2021年,激光雷达绝对是智能汽车界的“网红”,已被认为是量产和崛起的元年。 长城高端品牌沙龙汽车机甲龙成为全球首款搭载4颗激光雷达的车型;小鹏汽车的第四款车型小鹏G9采用双激光雷达;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将会搭载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广汽埃安表示AIONLX Plus将会采用3颗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
相比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激光雷达在目标轮廓测量、角度测量、光照稳定性、通用障碍物检出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在部分难点场景上,如城区非规范行人、非规范道路,甚至是非规范驾驶的行为终端,急需激光雷达解决。 之前激光雷达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垄断,但随着华为、大疆、速腾聚创等中国力量的崛起,这一领域的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有汽车行业专家分析预测,要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L4以上),最关键的零部件非激光雷达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