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 lens 间的反射或者上面 cover 反射造成的眩光鬼影,一般都很难通过下面的 IR 滤光片去改善,因为形成上面眩光鬼影的反射光线都是可见光部分, IR 滤光片对此部分基本上无能为力。
③、 IR filter 与 Lens 之间的反射;IR filter 与 Lens 之间的反射,比较典型的是角落红光,如下图所示。
通常情况,我们使用的 IR filter 上一般会进行 IR 镀膜,而由于光学薄膜的物理特性,对于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镀膜曲线会出现偏移现象,入射角度越大,偏移也就越大;而偏移这部分波长光线(如下图红色区域部分),就是上述角落红光形成的主要原因。角落红光形成简单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当大角度入射的光线(我们假设为 30°),经过 IR filter和 lens 的反射后,有可能会以小角度(<30°)重新经过 IR filter 入射到 sensor 上,此时就形成了鬼影。我们可以发现,形成鬼影的这部分光线波长大部分就是大角度与小角度偏移部分波长,这也是为什么这种鬼影通常呈红色的主要原因(偏移部分波长一般集中在 600~700nm 波段)。通常这种角落红光鬼影,使用蓝玻璃 IR filter 可以改善,因为形成鬼影这段波长正好是蓝玻璃的吸收区域,所以经过蓝玻璃 IRfilter 之后这部分反射光线将大大减弱甚至消除。
④、 Sensor 与 IR filter 之间的反射;sensor 与 IR filter 之间的反射,比较典型的就是花瓣状的鬼影,如下图所示:
花瓣状鬼影一般都是 sensor 上的 microlens 与 IR filter 之间多次反射后形成的,这种现象在使用普通白玻璃 IR filter 的模组上面很常见,通常使用蓝玻璃也可以减轻此现象。同上述角落红光形成原因类似,造成花瓣状鬼影形成的简单示意图如下所示:入射光线经过microlens 反射之后,可能会以大角度反射回 IR filter,同样大角度入射的光线会反射偏移波段部分光线到 sensor 形成鬼影,多次反射后就形成了这种花瓣式的红色鬼影。
这种花瓣式的鬼影一般可以通过使用蓝玻璃并且 AR 面面向 sensor 来减弱甚至消除。
蓝玻璃可以解决这种花瓣式鬼影的原因就是因为蓝玻璃对在 IR 面发生反射的偏移部分光线有吸收特性,所以经过蓝玻璃吸收后再进入 sensor 的光线强度将会很微弱,从而鬼影现象得到缓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