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外观知识

前段时间我们介绍了镜片的图面认识,今天我们将介绍镜片的一些外观知识。
镜片的分类

主要分三大类:

凸透镜

凹透镜

棱镜平面镜

1.凹透镜:

特征:中心薄,边缘厚

作用:缩小      

2.凸透镜

特征:中心厚,边缘薄

作用:放大

3.平面镜(指两个面为平面),棱镜(指多个面组成)

透镜的面别区分

1.曲率半径区分:

曲率半径小的一面为A面,反之大的为B面;

由上图可见:R1面得曲率半径大于R2面的曲率半径,故R1面为B面,R2面为A面

2.灯影区分(在台灯下,通过灯管在镜片表面的反射光确认):

灯影小的为A面,灯影大的为B面

外 观

外观检查的背景及条件:

条件:150W强光灯+11W台灯

背景:强光灯正前方周围均要为黑色背景,台灯的内侧也要为黑色背景,这样不会散光容易外观;

1、150W强光灯检查项目:

1)镀前镜片使用强光灯确认清洁度(研磨粉)、白腐蚀不良(大部分部分均以此条件作确认);

2)镀前、镀后特殊部番使用强光灯判定乱伤、发蒙、白腐蚀不良;(华奕德国标准部番)

3)佳能03系列使用点光源确认青蛙皮;

2、11W台灯检查项目:

1)镀前镜片的伤痕、乱伤、定点、砂目、破裂使用台灯作最终判定;(除客户特殊要求外)

2)镀后、接合、涂墨镜片所有的外观不良(含白腐蚀)均使用台灯作最终判定;(除客户特殊要求外)

外观前准备工作:

光源(台灯/强光灯)

药水(丙酮、乙醚、酒精)

镊子

竹片

吹球

红笔

手指套

擦拭纸(布)

不良票

外观基准书/实物限度样品

外观检查判定依据:

外观基准书/外观限度样品/外观缺陷图表 ;

检查方式

透视检查(主要检查伤痕/砂目/定点/白腐蚀/粒大等不良)

反射检查(主要检查镀膜后不良及破裂/面粗/发白/黄边/亮边/倒角上膜/面割等不良)

哈气检查(主要检查镀膜前的腐蚀隐患/水印/水珠/水纹等)

另透视/反射并用的(主要检查伤痕/腐蚀)

注特殊检查方式:A.点光源检查青蛙皮

                      B.显微镜检查特殊小镜片

                        C.聚光源检查特殊部番镀前不易看到的白腐蚀

 

以下为常见的三种检查方式图示:

透视检查:将镜片放于台灯前距灯罩2~3cm,透视旋转镜片一周左右(360度),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伤痕/定点/白腐蚀/砂目等);

反射检查:将镜片放于台灯下方10-15cm 左右反射检查,旋转一周圈以上(主要检查膜色腐蚀/膜不/膜欠/膜色/破裂/倒角/面割)

哈气检查:将镜片单个抽检哈气后放于台灯下反射确认或幻灯机前透视检查(主要为镀膜前检查水印/水珠/水纹/黑点/块状等表面异状)

根据镜片的形状与客户组装方式,从而使用不同的检查方式(怎样能够很快看到不良?不漏检,不品质过剩?)

检查顺序

擦拭方式

常见不良项目的认识

刀伤(痕) 台灯透射检查

1.顺着菊花纹的方向所有较深的伤痕; 2.有的情况下,是在该两条重伤间有较多的面粗点。

砂挂伤   台灯透射检查

                                 1.点线伤;                 2.直线伤。

斑伤  透射检查

1.整个面朦;          

2.分布均匀;              

3.程度较浅,台灯检查不明显,强光灯明显可见

圈伤、压伤       透射检查

1.夹伤、夹点、压伤、压点;   

2.镜片靠边缘部分有一圈弧形 伤(有的呈断断续续);

3.镜片靠边缘部分有一个点坏多个点,坏也有断续的弧形伤痕穿过该点;该点距边缘呈等距分布.

动作伤           透射检查

1.较重、深、亮;            

2.有直线形、弧形及不规则形;                    

3.作业过程中不小心产生。

肉厚伤    透射检查

镜片中心一大点擦伤.

闪伤(研磨伤)透射检查

1.深度较浅,一般越往后越浅,似带小尾巴;

2.旋转会消失,数量少;            

3.呈孤线状类浅线伤。

洗净伤、篮条伤 透射观察

1.朦状,直线短线伤.

2.在篮条的位置处.

原器伤—透射观察

1.伤痕较直有钩,且一定程度上具有看面  时由于原器推拉转折所产生的折形伤痕;           

 2.对于中检及成品检则易出现短伤带尾巴的小点伤。

膜伤     透射反射相结合观察

膜上伤:

1.反射检查,伤痕颜色较亮(此伤痕处无膜色);

2.膜下伤,划伤处颜色与研磨面其他处颜色一致.透射明显,反射不明显或不可见.

腐蚀不良图例、产生工程、检查适用方法及不良性状描述.

熸蚀不良图例、产生工程、检查适用方法及不良性状描述.

见不良项目的认识

伤痕≠(透视/反射并用检查):

由于镜片摩擦或碰撞形成的表面缺陷,形成伤痕

判定三要素:长度、宽度、亮度

伤痕的分类(四大类):

A类:透视旋转镜片,伤痕完全消失,反射不可见;

B类:透视旋转镜片,伤痕变浅变薄不发亮,反射不可见;

C类:透视旋转镜片,伤痕在某个角度发亮,旋转到其他角度无明显变化或,反射无明显反光;

D类:透视旋转镜片,伤痕不变化,反射发亮

腐蚀ャ(白腐蚀透视检查,膜色腐蚀反射检查)

水印S:XJ特性不良(透视/反射并用):              水印/水纹/水珠

破裂X(主要反射检查):作业过程中或镜片碰撞,形成边缘缺口

判定五要素:长度、宽度、亮度、点数、位置

膜不/膜脱Z(反射检查):由于镜片镀膜前表面清洁度或灰尘点残留表面,导致未镀上膜形成

砂目ス:表面集中多个点状

透射为主、反射为辅进行检查

注:大部分部番砂目判定标准为:透射观察约0.025mm的点稀疏分布可;

膜欠(反射检查):由于镀膜前套环问题或镜片翘起,导致边缘未镀上膜

计算公式:(镜片外径-镀膜有效径)/2-C倒角

倒角上膜:

1)检查条件:11W台灯;

2)检查方法:反射检查;

3)倒角上膜判定依据:根据图面计算,计算公式为:

  (镀膜有效径 – 研磨有效径 )/  2 

注:如涂墨的镜片客户要求允许倒角上膜时一般只允许1次上膜,修理品有上膜的现象经过再加工至涂墨可能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定点ポ/粒大L:镜片表面之点状缺陷;

材不B:材质本身不良,在镜片肉里面;

定点与粒大/材不点的区别:

定点:存在镜片表面,用工具刮得到;

粒大:存在镜片表面,用工具刮,有粉末状异物掉落;

材不点:在镜片里面,刮不到

拱起G/亮线LX(JH特性不良):镜片接合口处断胶

面粗m/发白f:直角边上摩擦或残留异物痕迹,导致涂墨后点状(面粗)或块状白色(发白)

求芯不良:夹伤/夹点/面粗/倒错角等;

镀膜不良:粒大/分光NG/膜色NG/膜下灰尘等;

洗净不良:水印/水珠/水纹/乱伤(细伤)等;

研磨不良:磨伤/磨错面/定点/研磨伤痕/面割/青蛙皮等;

接合不良:拱起/亮线/气泡/接合面污秽等;

涂墨不良:欠墨/断墨/墨点/溢墨不均等

外观判定

外观判定是指:依照外观基准或外观限度对完成品进行外观检查,判定OK(良品)或NG(不良品);

外观不良分可修与损品两大类:

定义:在HX的正常加工条件下,可去掉的不良为可修品,去不掉的为损品.

可修项目:伤痕、砂目、腐蚀、膜不、膜色NG、膜欠、水印、研磨粉、青蛙皮等.

损品项目:重伤、破裂、材不、CG、片弱、定点、错面、面割、车反面、椭圆、粒大、面粗、发白. 

德 标

德标板块

美 标

不良在光线有效径以内的依外观基准,以外的可宽放1级,如:标准为60/20,有效径外的可为60/40

中心部与周边部

镜片外观的区域分为中心部与周边部:

中心部:以镜片的中心为中心,有效径1/2D以内的部分;

周边部:除中心部以外的部分。

外观基准中,各字母代号表示的意思:

D代表:镜片的直径

S代表:面积

Φ 代表:点的直径

面积的换算

公式:S=πR2

例:累加面积为0.1mm2允许直径为0.2mm的点多少个?

S=0.1mm2      D=0.2mm则R=D/2=0.1mm

即π*0.12=0.1

即0.01π=0.1

允许个数=0.1/0.01π(π≈3.14=0.1/0.0314≈3.18

即允许3个直径为0.2mm的点

外观检查注意事项

一只手只能拿1pcs镜片;

检查时需区分良与不良,不良需区分可修与损品

检镜片时,近者先拿、远者先放;

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

镜片与镜片的摆放间距为一指宽;不良品一般凹面朝下放;

发现不良时需用红色笔在不良面上作标示;

作者:潘

光学不干,不会白发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